申请人:天等县福新镇黎亮村小罡村民小组
法定代表人:黄利
被申请人:天等县福新镇黎亮村布堪村民小组
法定代表人:黄平
被申请人:天等县福新镇黎亮村内屯村民小组
法定代表人:黄华民
第三人:黄庭富,黎亮村内屯村民
第三人:黄小梅,黎亮村内屯村民
第三人:黄泽民,黎亮村内屯村民
第三人:覃明英,黎亮村内屯村民
第三人:赵炳胜,黎亮村小罡村民
申请人福新镇黎亮村小罡村民小组与被申请人福新镇黎亮村布堪村民小组、内屯村民小组因“坡铁”“潭冠”“潭黑”“潭巧小”“坡石板”“坡那”“潭巧大”“埂火”“潭果马”等的土地权属归属问题而发生纠纷。纠纷始于2018年“隆硕高速公路”项目征地红线经过福新镇黎亮村的“龙养”(布堪称“龙养”,小罡屯群众称“龙养”、“潭巧”、“潭黑”,内屯称“浪巧”)地块。该地块权属发生争议后,福新镇人民政府、县高速公路指挥部多次组织人员到现场调查了解情况,并于2023年3月7日及5月10日组织当事三方召开调解会,但均调解无果。2024年4月7日收到小罡村民小组提出的土地权属确权申请后本机关经过调查核实于4月28日确定受理此案,从此案件按程序进行调查勘验核实工作:
小罡村民小组称:地名“坡铁”“潭冠”“潭黑”“潭巧小”“坡石板”“坡那”“潭巧大”“埂火”“潭果马”等地块权属归小罡村民小组,称争议地原是其屯所有,土改、合作化只拨耕地30亩给布堪、内屯,荒地留为其屯牧场。从“四固定”开始该争议地块就一直划到小罡牧场所属范围,同时又称在争议地块那里除了布堪屯、内屯种植农作物外,其他地方都是其屯牧场范围。
内屯村民小组称:“浪巧”地块(争议地块北部)权属归内屯村民小组所有,土改、合作化时期,划分土地是就近按片划分,“浪巧”(地名)地块划归其屯耕作区,“四固定”至集体时期、包产到户均是其屯经营管理,只是因地类不好群众不方便种植农作物,后来小罡屯到该地块放牛,有土地使用证为据。并提供14户持有涉及分布在该地块的2018年天等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面积为9.16亩及5户1985年、1995年天等县人民政府颁发《承包土地使用证》分配数据的面积为5.4 亩和屯级路1.4亩、机耕路0.92亩、坎潭11亩、河沟2.52亩面积。
布堪村民小组称:“龙养”(争议地块南面)地块权属归布堪村民小组所有,土改、合作化时期,划分土地是就近按片划分,“龙养”地块划归其屯耕作区,“四固定”至集体时期、包产到户均是其屯经营管理,有土地使用证为据。并提供27户持有涉及分布在该地块的天等县人民政府2018年11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面积约32.65亩。因地类不好群众不方便种植农作物逐步放荒后小罡屯群众才到该地块放牛。
依据三方提供的材料及福新镇人民政府呈报的材料情况及经现场勘验查明:小罡村民小组与内屯、布勘村民小组争议地四至范围西北面靠大罡往“埂火”山路,北面靠“内屯田”,东北面靠“崇靖高速公路”,东南面靠“山三嫂”,南面靠“布堪田(种百香果)”(小罡另称“龙样”)和“山不滚”,总面积约为184.67亩。“龙样”范围内为三方争议地(内屯田1.77亩除外),争议地内上方地块为区域(一)面积约 68.96亩,下方为区域(二)面积约114.879亩。区域(一)与区域(二)以起点“山嘎赖”(山名)旧石场下路边起经过“潭巧小”边、边“潭黑”中间、“潭果马”边延长线至大罡往布堪通道交点为界。争议地附着物(植被)情况:“潭果梅”“潭巧小”“潭黑”的4把竹木属小罡屯赵恒丰(已故,其儿子叫赵炳胜)户种植;“潭巧大”周围的零星桉树属小罡屯赵炳刚、黄利种植;“坡铁”有零星桉树属内屯黄庭富户种植;“大罡往布堪屯级路段”右侧纠纷地内有零星桉树属内屯黄小林、黄泽民种植;“大罡往布堪屯级路段”右侧纠纷地内有一棵苦楝树属内屯覃明英种植。区域二内为界“布堪田”旁有一处灌木林地约16亩,“潭果马”“潭果早”周围有稀疏杂木,“潭巧大”内有一座早年修建的电灌机房,“潭黑”内有一座内屯、布堪、大罡、小罡等几个屯村民饮用水机房,其余多为石头、杂草生长。
解放后,在土地改革、合作化时期、1960年至1962年“四固定”时期三方均无法提供权属确定的相关材料。布堪村民小组主张争议地权属归其所有提供的证据:27户持有涉及分布在该地块的天等县人民政府2018年11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面积为32.65亩,没有提供荒地、坎潭有关登记材料。内屯村民小组主张争议地权属归其所有提供的证据:14户持有涉及分布在该地块的天等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承包土地使用证》面积为9.16亩及5户持有1985年、1995年天等县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使用证》承包期间分配数据面积为5.4亩和屯级路1.4亩、机耕路0.92亩、坎潭11亩、河沟2.52面积,畲地24户面积共39.23亩。小罡村民小组代表主张争议地权属归其所有的证据:1982年黎亮各村民小组土地面积和福新镇2022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登记表,证明1982年布堪屯土地面积125亩,内屯土地面积166亩,2022年布堪土地面积比1982年多出111.5亩,内屯多出16.3亩。经核实,小罡1982年面积240亩,确权面积为238.06亩,少1.94亩,但小罡在崇靖高速建设时征用162.97亩,故其屯确权面积比1982年多161.03亩,其提供上述证据欲证明自己权属的主张不成立。提供证人证言系其小罡群众自行陈述的证书,其内容未能反映客观事实,无相关证据佐证。2023年11月6月,小罡又提供5份知情人采访视频证据:证据①证明人称争议地自古以来是小罡村民小组的土地,解放以后,划给布堪、内屯约30~40亩,剩余部分还是属于小罡,但对该知情人了解核实,其本人土改、合作化、“四固定”均未得参加,所证言只是听说而已;证据②证明人认定确权有增加则不是布堪、内屯的土地,但在数据增减原因比对后,已承认多出面积属各自面积;证据③、证据④证明人视频证言与笔录证言存在自相矛盾,视频的证言与当时年代体制背景及自身的工作职责不符;证据⑤证人称他任电灌站工地负责人时,工地房(工棚)是建在小罡土地上,后来修的路和生活区都是征得小罡屯的同意才建,经证人现场指认,建工地房(工棚)不在现争议范围内,拉建材到电灌站修的路,曾问过到此地放牛的小罡屯队长,其说是其屯土地,但是否是小罡土地证人不清楚。硕龙至德天高速公路称:争议地上竹子、按树部分已经征收付款给农户。三方知情人笔录情况:(1)小罡:笔录5人,提供主要内容是(龙养)听老一辈说是我们屯给布堪屯,到底是土改前不清楚。一直都没有证,就是听老人口述说属于我们屯的,那里石头多只能作为牧场放牛”。(2)内屯:笔录5人,提供主要内容是“土地改革时期,土地是就近原则耕种按片区划分,直到“四固定”后一直是我们屯耕作,并持有1985年、2018年政府发的证”。(3)布堪:笔录6人,提供内容是土地改革时期,按耕种就近原则,土地按片区划分“龙养”地块划归我们屯耕作区。外围知情人笔录情况:笔录5人,提供对小罡与内屯、布堪的争议地我基本了解。情况是这样:第一、争议地内当时在集体生产队和土地承包期间内屯群众是在那里一直经营和管理,当时交公粮是按照斤数来定田数的,公粮任务多少斤就算为多少亩,每亩都包括石头在内,石头多的公粮任务就少多少斤来算。几个坎潭因为经营不得原来放着怎样就怎样没有人去经营管理。第二、“龙样”“潭巧”片布堪在集体生产队、土地包产到户期间一直生产经营管理,关于布堪争议地现在他们取得的土地确权证,应该是原来有一堵石墙为界与通过潭黑与内屯分界,剩下的石头荒地没有生产经营,包括“潭黑”“潭果早”等几个潭。“潭果马”“潭果早”“潭果梅”“潭巧小”“潭冠”历史以来一直没有人管理使用,“潭巧大”县政府于1978年去建电灌机站抽水灌溉,“潭黑”于2016年国家投资建抽水站抽水供应布堪、内屯、小罡、大罡4个村民小组使用。大概2000年后内屯、布堪村民小组的石头荒地、耕地开始逐渐放弃经营管理,小罡村民小组及周边村民陆续到此地割草放牧至今。
2024年9月6日调解部门组织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黎亮村委召开合解调解会,由于三方意见不一致,合解调解不成功,调解部门询问当事人是否再召开下次合解调解会,当事人称由县人民政府直接作裁决。鉴于当地福新镇人民政府分别在2023年3月7日和5月10日组织当事人召开过2次调解会,均无果。处理部门尊重当事人的意见不再召开调解会。
综上所述,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山林水利权属纠纷调解处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申请人的主张有确实、充分证据的,作出支持其主张的决定”的规定,小罡主张地名“坡铁”“潭冠”“潭黑”“潭巧小”“坡石板”“坡那”“潭巧大”“埂火”“潭果马”等地权属归其屯所有理由不充分,无证据佐证,且证人证言有自相矛盾情形,不予支持;布堪屯主张“龙养”权属归其屯所有,并提供了27户持有涉及分布在该地块的天等县人民政府2018年11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证据充分,应给予支持;内屯主张“浪巧”权属归其屯所有,并提供14户持有2018年11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面积9.16亩、5户1985年和1995年天等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承包土地使用证》面积5.4亩;提供 24户分配石头荒地数据面积为39.23亩及屯级路、机耕路0.92亩、河沟面积2.52亩,应给予支持。县农业农村局提供有布堪村民小组27户区域二内斑图32.65亩,内屯村民小组有14户区域一内斑图9.16亩。根据布堪、内屯答辩述提供争议地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承包土地使用证》事实,石头荒地、坎潭、河沟、机耕路均在耕作区范围。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山林水利纠纷调解处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单位之间发生的土地权属纠纷,由县级人民政府处理”和第四条规定:“有利于生产生活、有利于经营管理、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原则,本机关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一、“龙样”(地名)区域一范围内耕地、荒地、坎潭、河沟、机耕路属于内屯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其中大罡往布堪、内屯屯级路宽约2.5米为公共通道)。
二、“龙样”(地名)区域二范围内耕地、荒地、坎潭、灌木林地属于布堪村民小组所有(其中蓝色虚线内的谭巧大范围因与第三人关系另作处理)。
三、争议地“坡铁”零星桉树归内屯黄庭富户所有;争议地大罡屯往布堪屯公路右侧零星桉树归黄小梅、黄泽民所有;争议地大罡屯往布堪屯公路右侧一棵苦楝树归覃明英所有;争议地“潭果梅”“潭巧小”“潭黑”的4把竹木归小罡屯赵恒丰(已故,其儿子叫赵炳胜)户所有。以上5户在本处理决定生效后一年内自行清理完毕,除非土地权属人同意保留。
根据本处理决定制作的天等县福新镇黎亮村小罡村民小组与内屯、布堪村民小组土地纠纷区域图与本处理决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当事人如不服本处理决定,可以自收到本处理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崇左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天等县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